美国将禁止买不起保险的人移民入境!
EditTime:2019-10-12
EditTime:2019-10-12
不断的学习中,突然了解了三个字的含义,对整个保险体系来说,对客户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,这三个字就是“标准化”。
在我的脑海里,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保险在国外就是呼吸般自然,而在中国却步步荆棘?美国人可以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去配置保险,而特朗普刚刚要求,买不起保险的不准许移民美国。
因为保险是舶来品,我们最开始连基本的保险精算理论都没有,第一批的开拓者都是跟着台湾和美国的精算而学习来的。在保险普及的过程中,没有任何标准化的流程,也不是民间的水到渠成。而西方的标准化和中国本土的政治和经济是相互抵触的。所以,当时是抛弃了标准化的流程而选择了野蛮的销售方式,并且应用到现在。事实证明,在中国这种野蛮的方式还是成功的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弊端也显现出来,浪花翻滚,阻力巨大。
在国外(西方),因为它的国家制度、政治制度、社会法律都是标准化的流程,任何人也无法特权和逾越,都在可以的广泛被接受的框架里运行,大家都已经明确了认识,所以,保险本身就是合同化的、格式化的、法律化的、也是标准化的,因此,运行起来就特别顺畅。
这里引用一下专业的定义。
标准化是指在经济、技术、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,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,通过制订、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,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。公司标准化是以获得公司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,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,以制定和实施公司标准,以及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、行业、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。
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,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,称为标准化。它包括制定、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[1] 。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,防止贸易壁垒,促进技术合作。
保险有一种人们特别需要的特性就是,确定性,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必须要达到的某种目的。标准化实行是对保险的确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保障。整个保险系统越系统化、越标准化,就越会得到投保人的认可。这是也可能是一个思维上的问题,当所有的流程都标准化、透明化的时候,人们会放心、会信任保险,就像相信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。只要你站在视线所及的位置,按照既定的时间和规律去站在那里,就可以看到太阳的升起。
而保险,在销售端的标准化是最为重要的!销售的法律规定、销售人员的资格、销售时的标准销售流程。对客户来说真的太重要了!
今天只是谈论保险的标准化,而其实,标准化在中国就是一个梦想,标准化的发展真的太艰难了,在各个领域都很艰难,即使我们知道标准化非常好,但是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困难无比。
这里只说说西方吧,中国自己去感受。在西方,除了思想、创造和科学研究以外,几乎都是标准化的流程。把所有的东西都限制在一个框框里,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都需要尊守,即使他是总统。政治、制度、经济、交易、生产制造、法律、金融、计算机编程、电影、诺贝尔奖,几乎所有,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全部。
想想中国,即使在生产制造领域,已经引进标准化很多年了,但是在标准化生产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。
日本焊接车间
销售人员的标准化、销售流程的标准化,这都是以后保险业应该大力发展的方向。保险销售过程中,不是保险销售说什么就是什么,也不能不为自己的承诺而不负责任。保险销售人员的素质需要通过标准化的考试来约束,并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。如果广场大妈都可以卖保险,那如何能够让人产生信任?这一切,不能靠人去控制,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保险制度、保险销售的标准化流程来约束。而在前期的控制、中期的服务、还有最终的理赔,都要形成标准化的流程。严谨进入、宽松理赔,都应该形成制度和标准化规范。
任何人都有私心,都不是圣人。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就是要排除人的干扰,不让说的算的人来干扰标准化的运行。所有人,在某一标准下,该赔付就赔付,达不到就不赔付。而不是让代理人的承诺寒了所有投保人的心。规矩就是规矩,要透明化、标准化、简单化,让所有人都知道。投保前,健康告知、投保后,按照规矩、该赔就赔,甚至都可以完全智能化判断了。而法律是最终手段,骗保的承担信用后果(贷款信用、生活信用、职业信用)保险公司败诉的要承担所有责任(直至完全解决经济风险),甚至几倍的赔偿。
有些保险可能是特定情况最后的希望,不要把人为的不公平带入到保险中来,标准化、系统化,更多的排除人为的因素,所有人都一样,所有的规矩都一样,这样才会更好的更快的促进保险业的发展。
声明: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